幾週前,在博客來下訂了歐文.亞隆所寫的《愛情劊子手》(張老師出版社)
因為偶然在何嘉仁書店看到《叔本華的眼淚》之後,
才開始注意到這位美國當代團體治療大師的心理治療小說
這本《愛情劊子手》是短篇的心理治療小說集,
作者以心理醫生的第一人稱,收錄了這十篇治療故事
(ㄟ?突然不確定,這是一本小說集嗎?還是某種治療回憶錄?)
才看完第一篇,我就覺得故事內容似曾相識
我以前看過嗎?在書架上、記憶中分別翻找了一輪,卻找不到痕跡
我往前翻閱了幾頁,想找出對尚未閱讀過的故事的熟悉感......也是枉然!
「大概是記錯了吧?!也許同類書看了太多,混淆了吧?!」我給自己這樣的結語

《愛情劊子手》共有十個故事,我把書放在廁所裡,每天閱讀一個故事
每次看完一個故事,我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都要開始懷疑一遍:「我真的沒有看過這本書嗎?」
但,要是想試圖揣想那些個我還沒看過的故事內容,卻又毫無頭緒
「我到底是不是曾經看過這本書啊?!」
一直到把整個書看完了,這個問題還縈繞在我心中


前幾天在敦南誠品買了吉本芭娜娜的新書《王國2》
閱讀的感覺就如書評所說,這本書宛如一封吉本寫給讀者的長信
《王國1》我是在誠品讀完的,沒買回家,現在卻有再讀的衝動
我是吉本芭娜娜的忠實讀者,從十幾年前的《我愛廚房》開始,直到現在
(吉本將廚房視為子宮、母親、掌管生命的地方,
不同書裡對於廚房時而平和、時而敬畏地的筆觸,撞擊著我的感受

在博客來訂《王國1》的時候,順帶訂購了《甘露》
這本書依稀記得好幾年前看過,是吉本難得的長篇小說
那時受到的感動也相當深厚,書卻不知道借給了誰沒有留存在書架上

今天下午從7-11拿回了兩本書,《甘露》和《王國1》
迫不及待地把《甘露》翻開重看,第一章、第二章.......
感覺自己像是在讀一本新的小說,一點點對於書中字句的曾經印象也沒有
除了這本書是描寫面對突然逝去親人的痛苦,這點情節給掌握住了以外
對照著我所謂「曾經受過巨大感動」的心理印象,我覺得好像被自己的記憶給玩弄了一場!?


近來,心中一直有一個故事浮現著
故事內容是關於一個六、七十歲的女人,得了老人失智症
在一般所謂脫離現實的片段時間中,這個女人重新回到生命中那些關鍵抉擇的時刻
伴隨著當時的自己重新做了一次選擇
這些重新選擇的機會,有的時候真的是改變了,出現了一個跟記憶中不同的結果
有的時候卻還是作出了在後來歲月中,念念不捨選擇時的兩難的相同選擇
但,這個得了失智症的女人,在外界看她是時空不分、記憶不明的逐漸失智
自己的心內卻是在生命中最後的時刻,再一次用心地將整個生命重新詮釋、體會
瞭解到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禮物

一開始,我覺得這會是一個我想要閱讀的故事
從天馬行空地亂想開始,慢慢地有逐漸提筆的心動
最近,故事細節越想越多,人物設定越來越清楚
我卻懷疑了起來,這會不會是一本我早已經閱讀過的故事了啊?!
或者真的還存在於我的想法之中?還未誕生於世?

閱讀,真是件奇妙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el25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