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數不清一天有多少次,我突然想到一些非得馬上告訴他不可的事。這種衝動並沒有隨著他的過世而告結束,結束的是獲得回應的可能性。」瓊.蒂蒂安在《奇想之年》中這樣說

早上經過菜市場要去搭車,看見一個拖車上放的青菜全部都是綠色,綠色苦瓜、四季豆、青椒,突然覺得自己像是在填寫問卷調查某一問題的三個選項
□喜歡 □沒感覺 □不喜歡。

「他們把她/他拿走了,在我睡著的時候。我什麼都不記得,只有一股冷從心底到全身,好久、好久都無法散去。」我想,我會在我的故事中這樣寫。

「瑪莉貝絲曾經告訴我,發瘋需要勇氣和膽識;所以我想老爸鐵定很勇敢。她說:『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視而不見,用繃帶蓋住傷口,然後忘掉它。唯有勇者能直視鮮血,承受痛苦,不惜喪失理智也要知道真相。」這段話來自小說
歌曲占卜師

失去摯愛--給寶貝的祈禱文(摘自
天使歸鄉》)
從來沒機會認識你,但我曾愛過你
從來沒機會以母親的身份擁抱你
我將我的希望與夢想
與一個我從未謀面的孩子一同埋葬
但在同時,我也將我心中的愛
與必須與你分別的悲傷,埋藏在我心中。
我衷心祈禱,上帝會為你做
我想要為你做的每一件事
同時好好地保護我的寶貝,
讓他在燦爛的春光裏歡笑嬉戲。


老友從屏東上來借住,提到我的感情世界,她一邊責怪我的「憨慢」,一邊炫耀自己對於男女間互動的敏銳度,她說:「哼!我只要跟一個男人說兩句話,我就可以知道他對我有沒有意思?」我抗拒著想睡的慾望,傻楞地問她:「那你都是問哪兩句話?」我們兩個一起大笑了起來。

Richard Koch在80/20生活經中引用保羅.科爾賀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中寫出的那句名言:「當你想要一樣東西,整個宇宙會聯手起來幫你得到它。」,之後加上了自己的註解,「不過關鍵詞彙在於:『你得先知道自己的宿命。』」

義大利人羅里斯‧馬拉古齊說:「
孩子
是由一百種組成的。孩子有 一百種語文 一百隻手 一百個想法 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
一百種總是一百種傾聽、驚異、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了解的喜悅
摘自兒童的一百種語文
一百種裡頭是不是也包含了還沒出世的那一種?

過去這些年,我常常希望時光回到當時那一瞬間
「那時如果做了不一樣的選擇,現在也許會更...............」
不理性的邏輯,一次次不間斷地餵養著我的自責與罪惡

一直到寫了「生命之流」時,我突然發覺生命並不只是那一個抉擇的片刻
一種、一種、又一種的可能性,搖晃著我的世界
是不是在我想要重新選擇的那一刻之前,每一個時刻、每一個選擇,其實......都有可能改變我這十五年來的心痛?

是不是在我理解了生命、理解了選擇的現在,我能夠..............停止自責,停止「如果....就不會....」的邏輯?

夜晚,一個人散步在街上,聽見一個小小地聲音說:「媽媽,謝謝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el25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