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終於下了決定
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段期間心內的憤怒
先寫自己對外的一般性說法,然後是真實的憤怒心情
這些憤怒一直被我要當完美好人的偽善判斷太不優雅,而給關了起來
另一個來幫忙的獄卒則是「他們那麼棒,我怎麼能說他們的壞話。」這種假道德

憤怒的來源我是知道的
在這段生病期間,這些激發出我的憤怒的人
其實正是我一開始求助,期待有所回應的人們
實際的狀況跟我的期待有一些落差
當我感覺他們的不夠靠近或沒有給出安慰時
難過出現了
難過通常只會難過而已
但難過的好兄弟憤怒則會在一陣子之後
因為看不慣難過只會難過,而帶著一股力量出現
偽善和假道德畏懼憤怒的力量對自己努力維持的形象有害
自然不願意承認憤怒是他們的同夥
所以呢,就試著用鐵欄把憤怒阻隔開來
偽善和假道德比較習慣用另一種方式來抒解難過
他們找了無助、虛弱,跟戴了面具的攻擊來幫忙,
情況也是一陣忙亂與辛苦
只是,這樣的付出不止沒幫到忙
反而讓被關起來的憤怒更憤怒,
也讓看著憤怒被關的難過更難過了


當我決定在紙上釋放我的憤怒時
心境上有一種鄉村野婦的自在
在我的憤怒中,他們是:
一個以隱藏方式虐待人的老師
一個恐懼情感的男人
一個用溫柔包裝權力的先知
一個自私會作弊的小女孩
寫著、寫著
憤怒的力量引出一種了解、一種自我

然後,我發現
*雖然我以為的並不真的是全然的事實,但是我的感受對我而言很真實。

*承認自己就是會有憤怒、難過、孤單、無能等種種感受,沒有想像中困難。
       但的確是比承認自己有愛、良善、美好這些比較容易得到支持的感受來的困難。

*堅持要自己優雅、大量、不與人計較、與人為善
        然後卻在心中關著一個張牙舞爪的我,看也不看
  其實很痛苦

*我在憤怒中所看到的他們的形象,其實也是我
      我也曾經有過那樣的時刻,或者在某些人眼中是那個樣子

*即使我這麼樣的憤怒他們的那一個面向,但是我還是愛他們
        而且很愛他們在我眼中的其他面向

*看到憂鬱也是我之後,看到憤怒也是我
       這樣輕鬆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el25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