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作了一個夢
關於那些曾經一起計畫過的未來
那些未來也許是因為喪失了發生的可能性而在夢中顯得更加幸福,
卻也在我心上更加的沈重
心上沈沈的儘是悲傷.......

一波一波地
這個悲傷好像一個開端,將我過去人生中種種的失落的痛苦
男女情感、朋友人際、放棄夢想、喪親、工作轉換等等
以前受過的傷,所經歷過失去的記憶都一併被勾引了起來
我遲疑著是否需要讓自己振作起來?
這是一種沈溺,還是只是沈澱?
如果放任這悲傷緩緩地蔓延,我是不是就會習慣性地一直這麼樣的悲傷著?
或者,在悲傷的時候強硬是要求自己振作,是不是也是一種逃避?

反反覆覆思索,其實抵擋不住心內泊泊不停地眼淚
算了,想要振作的欲望跟力氣在此刻其實都沒有
就請容許我悲傷吧?!
就算是沈溺,我想也沒什麼關係
反正今天是星期假日,本來就是我可以和自己在一起的日子
一個人洗著衣服、整理房間、上網買書,寫讀書摘要
心情上的悲傷也許真的是沈溺,但以這樣的方式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我覺得也是一種享受。
沒有必要每天都逼自己心情很陽光
在悲傷的時候悲傷,也可以是我的選擇。

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當綠葉緩緩落下」,Elisabeth Kubler-Ross & David Kessler合著,
這是一本寫給喪親者的書,講述關於悲傷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與處理的事情的方式,面對悲傷的過程亦是如此地獨特與個人
也許有些人能夠很快地從失落、痛苦、悲傷之中找到意義、振作起來
但,我想絕大多數的人,情緒上比較像是股票曲線,一陣子低落,一陣子盤旋著向上
該學的是和悲傷共處,而不是假裝悲傷、痛苦不存在,或是期待自己有一天絕對不會再有悲傷
不過,就如同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並不在於人的本質,而是在選擇表現自己的方式,
我也用自己的方式在走著我的失落、我的悲傷。

現在的心情,並不是蛻變之後、雀躍著有所獲得的時候,
但像現在這樣感覺低落、哀傷的時刻,
我想,也與我生命中的任何一刻都同樣具有價值、有一個存在的位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el25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