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兒子小東一歲十個月  

因為家裡帶他的主力 老三去上班之後

乾兒子的爸媽就開始找適當的托兒所

昨天上課第一天  中午去看他 小小的睡臉還算安穩

今天上課第二天  下午東媽打電話來 說是開會太晚能不能先寄放在我家

想想二天沒見他   也擔心爸媽的情緒  所以上班期間就回家了一趟

我和爸說了這個狀況  他先是說干我什麼事  然後嘟嚨了一些吃飯的事情等等   藉故離開了

我和媽說了這事 她倒是一臉興奮

東爸開車載他到我們家的時候  小東還一臉開心

等到知道東爸要回去上班 又把他一個人留在這裡時   就開始啼哭了  

從東爸的眼神 動作中看到很多不捨

媽把東東背在背上  祖孫倆就走出門去  東東還是不停地哭泣

我騎著腳踏車打算回學校繼續工作

一路上想著  爸爸的臉   東爸的臉   和小東的臉

 

我揣想著   關係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在關係中總是有別離  總是有相聚  而且細細回想次數遠比我能記憶來的多

我想小東在長大後不會記得這次的別離經驗   因為這次經驗將會被淹沒在他生命中許許多多的別離裡頭   累積成為廣大中的一小片

我猜   他也不會記得他生命中第一次的別離應該是來自出生 

雖然   他終將會知道此生中的最後一次別離是死亡

 

會不會是選擇將別離看待成是關係中特別的一部份或是平常的一部份    就會影響每一次會怎麼去面對別離?

我想起是爸爸   自我有記憶以來  他常常是激烈地面對著別離

幾次印象深刻地是大姊出家     二姐出嫁    老么買了自己的房子   總是有些衝突   他會出現令人難以認同卻能理解的舉動

這一次東東要離開家去上學  前二週開始爸爸就表現出「不是你不要我 而是我不要你」的態度    而又蓄意地教孩子什麼要讓他有特別的記憶

我想到爸爸每次說起他的母親在自己家中死於難產血崩  而他的父親還在賭場中不肯回來  身為長子的他得抱起血泊中的母親與小妹   去面對處理    我能理解這種狀況確實是困難的功課

於是爸爸那一股怒氣地咬牙切齒    對於阿公的不肯原諒    也能理解卻更心疼      尤其他晚近也特別覺得家中或夜間時刻有鬼在引他    要他一起去到一個陰森血泊的世界裡

現世中的別離  爸選擇用不在乎、疏離甚至是怪罪與憤恨來處理 

在他心理   終究知道自己的恐懼   是無可避免的死亡   無可避免的別離     

 

認識東爸當然是在他還沒有當爸爸之前    但似乎那些日子都已不復見  對我而言他現在就是「東爸」而這稱呼大過於何俊瑩 

看著他的臉上在離開小東的時候有著滿滿地不捨    我猜想小東的哭泣是不是也觸動他記憶裡頭最難忘或是最遺憾的離別?!

我也在想    若是我自己當了母親    是不是也會有這樣滿滿地不捨在讓孩子放手的時候?!

每一個母親   都要經歷擁有孩子的喜悅  要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光  然後一定還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正如我的母親  我母親的母親   那寓言中的印度母親將自己視若珍寶的長子交到婆羅門的手中

 

這一次看著東東哭泣的臉    我沒有太大的不捨    彷彿這就是必然要經歷地許多次的其中一次  

因為覺得離別是關係中不可避免的一部份

所以學會珍惜關係中的親密與相聚時光

因為知道離別是關係中的一部份

所以叮嚀自己要開始學著放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el25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